現金管理工具/類現金資產配置



The Core Problem:

  1. 在熊貓大俠提出的【200万美元如何靠收息过一辈子】中,推薦採用MINT作為現金資產部位,但MINT是我們最好的選擇嗎?
  2. 目前還不敢展開"資產配置v1.0 beta",如何Parking我的現金?


Some highlight:

  • BIL從09年到16年(降息周期)配息近乎0! 是17年開始才好過一點,現金都可能比他強
  • SHY表現很穩定,且還算是有一點的報酬,MaxDD僅有1.18%。不過有2次Underwater Period都超過一年
  • (Drawdown=-0.90%, -0.67%)
  • VGSH和SHY表現完全一樣,但萬一未來再度降息到近零利率,這部分殖利率直接都被通膨吃光光了
  • MINT好像不錯,但其原型(PSHAX)在海嘯期間出現4.29%的回撤,Underwater Period達8個月,不過其Underwater Period最長不過10個月
  • BSV的報酬率和波動都比MINT稍大(應該是因為Maturity較大),MaxDD=2.53%, Underwater Period為8個月。但Max Underwater Period曾長達1年4個月(Drawdown=-1.41%)


  • JPST 2017年才成立、暫不考慮
  • FLRN在2012年曾經出現-4.10%的回撤,且Underwater Period長達4年
  • ICSH 2014年才成立,但迄今表現竟然比SHY還要穩定且回報更高,看報酬率表現跟MINT差不多
  • VCSH波動稍大,如16年7月來到81.01,18年年底最低來到77.54,期間如果需要動用到現金,即便算上利息收入(4.712)也有可能在某一時點收益是負的。但其表現可以參考IGSB (2個是差不多的東西),海嘯時最多7%,且花了一年就回來,還算穩定。
  • SA有人做了一些分析比較,可以參考: A Comparison Of Ultra-Short Duration Bond ETFs


  • LQD的yield表現算是滿棒的(穩穩的3%),但海嘯時回撤達24%,如果這時候要用錢就GG了…而且其Duration長達8年,萬一進入升息循環就慘了
  • AGG雖然yield和asset value都穩如狗,但同樣難以應付升息狀況。
  • 比較起來,MBB/GNMA好像是一個兼顧各類狀況需求的標的?!
  • FIBR的設計是根據各類型債券Spread波動度來決定權重的,其中有些細節還弄不太清楚


Conclusion:

  1. SHY算是最接近現金管理需求的產品,但殖利率1.7~1.8%的水準和IB的活存幾乎一樣,因此當下買SHY還不如就直接放IB
  2. MINT平常表現最優,但金融海嘯曾出現大幅回撤(4%),這個算是一個trade-off吧。
  3. 因此從現金管理角度,或許目前直接購買T-Bill(4-weeks, 8-weeks, 13-weeks都在2.1%以上)是最佳解,真的要用到錢在2集市場也能出售,缺點是隔一段時間就得主動操作一遍,且IB沒有認購功能只能2級市場購買,所以收益率可能會再小一點 (參考: Daily Treasury Bill Rates Data)
  4. 但從資產配置角度,可能會建議選擇MBB來取代MINT作為簡易配息組合中的現金資產
Share: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